我國模具產業自發展以來,每年以平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長,高于國內GDP的平均增值一倍多。近些年,由于機電、汽車等領域的發展,帶動我國模具產業快速壯大,我國模具業已基本確立了市場經濟地位,同時也成為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新投資領域。 據國際模協秘書長、模具行業知名專家羅百輝觀察,世界資本已經加快了對中國模具業的滲入力度,國際模具業巨頭紛紛布局中國模具市場,我國模具企業在具有美好前景的同時,也將面對激烈的競爭。 由于我國模具標準化工作起步較晚,使得模具標準件生產、銷售、推廣和應用工作也比較落后,伴隨著的模具標準件品種規格少、供應不及時、配套性差等問題也一直長期牽絆著國內模具的發展,而以上原因直接導致模具標準件使用覆蓋率較發達國家偏低。雖然近些年已經得到改善,但較之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仍有不小差距。 雖然跟國際上的70%以上覆蓋率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相比之前已有很大的進步。而模具標準件的覆蓋地域以珠三角為主,尤其是廣東的模具企業模具標準件的使用覆蓋率遠遠高于其它地區的模具企業。 羅百輝分析認為,“十二五”期間我國模具業市場潛力巨大,同時也將獲得吸取國外先進技術、資金的良機,只要國內模具企業能充分利用中國模具業迅速崛起的契機,通過提供相關服務達到整合資源,互相配套的目的,苦練內功,加快產品和企業結構轉型,加大對高端模具材料和技術的研發力度,我國必將進一步穩固“世界模具大國”地位,增強競爭力,從而使模具業走出目前的不利境地,從“模具大國”向“模具強國”的地位轉變。 國外眾多的知名模具生產企業紛紛落戶我國,不過是想利用中國市場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料,雖然這些國家都在中國投資建廠生產模具,但是他們的設計、研發環節仍在本國進行,中國不過是其生產基地。眾所周知,模具的設計、研發是模具生產中含金量最高的環節,失去這些環節僅從事制造,獲得的經濟利益是非常低廉的。 總之,對于國內模具產業來講,仍需要不斷努力,不斷在技術、質量以及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上下功夫,采取多種途徑促進行業的發展。行業人員也應積極獻計獻策,共同為行業未來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未來十年,中國發展成為世界模具中心并不是夢想。